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健康活到 100歲?!

健康活到 100歲?!

  

約十年前,在金門遇到一位身體仍然硬朗的 93歲老太太,訪談甚歡,臨別時我說:


「阿媽,祝你活到100 歲」,她頓時一臉驚慌,雙手猛搖:


「不可、不可」。當時不懂什麼意思,後來才發覺,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活到一百歲,


因為一百歲的背後常意味著慢性病的折磨、失能、失智、孤苦、憂鬱以及經濟困窘等等。

 

隨著醫藥的發達,現代人活得長壽不是問題;


活得健康、快樂,才是學問。尤其是整個社會人口結構的老化,


老人照護及神經退化疾病患者也愈來愈多。臺北榮總醫院的劉秀枝醫師


將他累積三十多年的神經醫學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和訪談長者所得,


化成一篇篇的叮嚀與故事。但願透過本書,天下父母都能懂得照顧自己,


天下子女都能關愛父母,從現在就開始健康,絕對勝過等疾病上身才開始急救。

 

作者:劉秀枝   出版: 2007/01/03

 

聰明活到一百歲 ─ 劉秀枝談失智與老人照護

 

本書一方面提供那些照顧父母親長的人幫助,對老年人神經方面的慢性疾病


能有些實際概念;同時也提醒中壯年人及早規劃自己的健康生活,


預約一個有尊嚴、有品質的老年生活,並減少親人的負擔。

 

【精采書摘】 每天走路40 分鐘 老年不失智

 

阿茲海默症的最大危險因數是年齡,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60歲以上老人約1% 有阿茲海默症,之後每增5歲,罹病率就增加一倍,


到了 80歲,就有將近2 成的人有阿茲海默症。如果能將發病年齡延後5 年,


則罹病者人數將減半,這就是「打造一個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的真諦。


 
如何打造呢?可由幾方面著手:大腦多動動 頭好壯壯

 

多年來許多流行病學、腦部灌流及動物實驗的研究均顯示,


高教育或多動腦者較不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其實教育或多動腦不能改變大腦結構,


但可增強腦力,就是增加大腦的知能存款,禁得起大腦退化時的提領。


因此,多動腦可以讓失智的症狀延後發生,甚至即使大腦已有阿茲海默症的病變,


也不會出現失智的症狀。

 

動腦方法以閱讀雜誌、書報最有效。打牌、打麻將、拼字遊戲、填數獨、


造訪親友、看電視、聽收音機等休閒活動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是退休人士動腦的最好方法,不管是讓自己的專長繼續成長、


上網學習,培養新興趣,參加社區大學或各種團體等,都是動腦的好方法。

 

運動健健美 走路最好

 

運動是真正的青春之源。動物實驗顯示有氧運動可增加大腦微血管、


神經細胞間的突觸、新生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生長因數,並降低腦中類澱粉含量。


運動還可以降血壓、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也可減少罹患大腸癌、


骨質疏鬆、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的機會,增強老年人注意力、執行及規劃能力。

 

最近不少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多運動(尤其是走路)可減少知能的減退或失智症。


例如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The Nurses' Health Study ),


追蹤18766 7081 歲的護士815年,發現每星期至少走1.5 小時者


比每星期走路少於38分鐘者的知能減退明顯為少。


另一個夏威夷 -亞洲研究( Honolulu-Asia Study)針對2257 71 到93歲的男性居民追蹤7年,


發現每天走路少於0.4 公里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比每天走3.2 公里者多了77%。 
 

地中海飲食 長壽之道

 

科學家早就注意到老鼠食量如果減少 30%,壽命也相對延長30% ,


且對空間記憶與學習能力也較強。

 

過去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飲食中含較多的魚或不飽和脂肪酸的低脂肪攝取民眾,


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較低。 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


針對平均年齡 77歲的2258 位社區居民追蹤4年,發現常吃地中海式飲食


(多蔬果、豆類、穀類、橄欖油、適量魚、酒、少量肉、家禽)


比不吃地中海式飲食者得阿茲海默症的機會少了 40%,可見清淡飲食的重要性。

 

以上方法是傳統養生之道,只是如今用科學方法加以驗證罷了。


所以不論老少,從今天開始就多動腦,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與朋友保持聯繫,多參與休閒活動,每天走路至少 40分鐘,


只要是 10分鐘內的路程就走路、不坐車,飲食清淡、多蔬果,如此不僅身體健康,


精神愉快,而且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會也大為減少,離「沒有阿茲海默的世界」就不遠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