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親情沒有隔夜仇 戴晨志


親情沒有隔夜仇        

 

戴晨志

 

我正試著想像一個事件場景——假如我有個兒子,父子關係不融洽,大學畢業後,


送他到美國唸書、進修,可是,有一天,我兒子從美國傳來一封電子信,上面寫著:


「你們以後不用再e-mail給我了,錢也不用匯了,我會自力更生,我會活得很好,


也不要用再找我了……」從此以後,這個兒子就人間消失了三年多,至今仍沒聯繫…

   

假若我的兒子用如此冰冷的電子信.向父親做「斷絕血緣關係」的告白,


會讓做父親的我,心境是如何的悲慟至極?

 

孩子,對不起

   

這樣的事件場景,並不是發生在我身上,而是台灣成功大學航太系教授景鴻鑫的真實故事。


據聯合報報導,景教授最近出了一本書,書名是《孩子對不起——一個父親的懺悔》


他在新書發表會上向在美國失聯三年的長子景威喊話:


「孩子,爸爸永遠等著你,要當面向你說聲對不起!」

   

為什麼景教授會「出書、向失聯的兒子道歉」?


因深信「棒下出孝子」的他,對長子從小寄予厚望,但孩子成績不理想,


在他長期的打罵教育下,失去了原本活潑、可愛的笑容,也失去了信心。

   

兒子在電子斷絕信中說:「印象中。你的笑容,只有在照片裡看過,


當我傷心的時候,你從不曾出現」、「我想忘記過去,過我自己」……。


就這樣,寄出電子信之後,父子親情就如同斷了線的風箏,


兒子似人間蒸發,故意消失,不認父親了。

   

在新書發表會上,景教授悲慟地說:


「這三年來,我和妻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淚水裡深切檢討,


我們都太自以為是,以為『對孩子好』,就強加諸在孩子身上,


卻忘了孩子心裡的感受……


也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犯像我-一樣的錯。」


  

真的,當父母的人,對待孩子常是——


「想愛他,卻傷了他!」「愛之深,責切!」


可是,孩子畢竟是單獨自主的個體與生命,


他的才華與強項,不一定在課業成績的分數上啊

   

景教授說,有一次,他在盛怒下,大罵兒子——


「我一輩子的名次加起來,還沒有你一次多!」


當時,孩子的臉上充滿著恐懼、憤怒、怨憎的眼神。

   

也有一次,就是四年前,他們父子最後一次爭吵,孩子冷冷地對父親說:


「如果我十年不回家,你會怎樣?」當時,父親也冷冷地回答:


「我等著你十年後凱旋歸來!」這冰冷、沒溫度的父子對話,


讓孩子打定主意,和父親斷絕關係…。

 

愛之深,責勿切

 

記得,三年前我到馬來西亞檳城演講時,


曾看到一幼稚國的廣告,上面寫著


「孩子們喜歡去好玩的地方,但他們只留在有愛的地方。」

 

沒有了「愛」,有些孩子寧願選擇斷絕親子間的聯絡,


獨自面對人生;這,多讓父母心慟啊!  


「愛他,就別傷害他!」「愛之深,責勿切啊!」

   

悲慟難度日的景教授,勇敢地出書,並公開向孩子


「認錯」;他也透過各種管道,四處打聽兒子消息,


後來得知兒子借了十萬美金的助學貸款,完成碩士學業,


已在美國一銀行工作,並交了女朋女。孩子把憎恨父親的心,


轉化為努力上進的動力,這也讓心痛的父母,稍有些寬慰。

   

最近,我把一張積壓七年的書法,拿去裱框,掛在辦公室牆上。


這書法是傳播學者鄭貞銘教授親筆所寫,寄給我的;他說,他心血來潮,


就拿毛筆寫下:「人生沒有回程票,親情沒有隔夜仇。」

   

這句話,我好喜歡,送給全天下「為人子女」的每個人;


也祝福景教授全家人,早日快樂、幸福團圓。

 

 (摘自中信Young元月份創刊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