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李嘉誠 談做人‧做事‧做生意



李嘉誠 談做人‧做事‧做生意

 

因果經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積善之家必有善報。

 

積善必有善報

 

古人雲,「上善如水」。從小受到家庭儒家思想薰陶的李嘉誠十分信仰儒家有關道德的思想和論述,他指出,無論是作為一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商者,道德始終是第一位的。他認為,包括他本人在內所獲得的成績都是一種個人道德乃至社會道德規範的結果。為此,他經常向人提到少年時受人恩惠的事情:

 

有一次,李嘉誠忘了侍候客人茶水,他聽到大夥計叫喚,慌慌張張拎茶壺為客人沖開水,不小心灑到茶客的褲腳上。

 

李嘉誠嚇壞了,木樁似的站在那裡,一臉煞白,不知如何向這位茶客賠禮謝罪。要知道茶客是茶樓的衣食父母,是堂倌侍候的大爺。若是挑剔點的茶客,必會甩堂倌的耳光。

 

李嘉誠誠惶誠恐,等待茶客怒罵懲罰和老闆炒魷魚。因為在李嘉誠來之前,一個堂倌犯了李嘉誠同樣的過失,那茶客是「三合會白紙扇」(黑社會師爺)。老闆不敢得罪這位「大煞」,逼堂倌下跪請罪,然後當即責令他滾蛋。

 

這時,老闆跑了過來,正要對李嘉誠責罵。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這茶客說:「是我不小心碰了他,不能怪這位小師傅。」茶客一味為李嘉誠開脫,老闆沒有批評李嘉誠,仍向茶客道歉。

 

茶客坐了一會兒就走了,李嘉誠回想剛剛發生的事,雙眼濕漉漉的。事後,老闆對李嘉誠道:「我曉得是你把水淋了客人的褲腳。以後做事千萬得小心。萬一有什麼錯失,要趕快向客人賠禮,說不定就能大事化了。這客人心善,若是惡點的,不知會鬧成什麼樣子。開茶樓,老闆夥計都難做。」

 

回到家,李嘉誠把事情說與母親聽,母親道:「菩薩保佑,客人和老闆都是好人。」她又告誡兒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積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從此,李嘉誠牢記了母親的話,他將那位茶客的善心和善舉銘刻在心,一方面作為自己行為的榜樣,另一方面夢想著有朝一日找到這位好心的茶客,為他養老送終。

 

這種道德規範也影響到了李嘉誠的商業行為之中,人們總是將李嘉誠的商業收購當作一種善意收購,事實上李嘉誠也是本著善意收購這一原則進行的。他收購對方的企業,必與對方進行協商,盡可能通過心平氣和的方式談判解決。若對方堅決反對,他也不會強人所難。這可以看作是商業基本道德在李嘉誠身上的表現吧。

 

◎用信任換取信任

 

信譽是做人的美德。在社會上失去信譽後,別人便不敢再輕易相信你,因而也不敢輕易與你來往,這就造成了與人相處的尷尬。

 

孔子的學生曾參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一次,曾參的妻子要去集市買東西,她的兒子也要跟著去。

 

曾參的妻子說:「聽話,好孩子,媽媽回來後讓你爹爹給你殺豬吃。」

 

兒子聽後,改變了主意。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

 

妻子從集市回來後,見曾參正準備殺豬,他的妻子說:「我只是跟孩子說著玩,你怎麼能當真呢!」

 

曾參說:「孩子是不能隨便跟他說著玩呢。小孩子沒有為人處世的經驗,都是跟我們父母學的。現在你欺騙他,不守信用。將來,他也會欺騙別人,不守信用的。況且,母親欺騙了兒子,兒子就不信母親了。今後,你又怎麼去教育他呢?」

 

曾參的妻子無話好說,只好聽任丈夫讓人把豬殺了,兌現了對兒子的許諾。

 

做父母的,對於子女的承諾必須履行。不管子女是多大年齡。即使是小孩子也不能違背信義。父母的失信會使孩子們對成人產生懷疑,不再信任別人。而你一旦失去信譽後,要想重新獲得信任和尊重,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

 

失去信譽之後,你周圍的人會用懷疑的眼光、埋怨的話語來對待你,沒有人會再信任你,沒有人會把你當作朋友,沒有領導會重用你,你的真誠也沒有人理解。在這種狀況下,你必須加倍努力,才能樹立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才能獲得別人的原諒。

 

當你因為失去信譽而遭到別人冷落、拒絕、刁難之後,你應該有思想準備。因為正是你的錯,才導致別人對你的歧視。而我們只有用信任去贏得信任,我們要讓那些懷疑我們的人被我們的真誠所感動。

 

做生意也須講求信譽,靠誠信贏得讚譽和認同。有人認為這會吃虧,但以誠待人、以信譽求發展,終究會得到長久的利益。靠欺詐、矇騙等手段賺取不義之財,雖然會嘗到一點小甜頭,但繼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損失。

 

一位成功的商人這樣說過:「天資聰穎不如勤於學問,好學好問不如處世好,處世好不如做人好。」可見,誠實、信譽才是經商的韜略和智慧。

 

李嘉誠金言:你要別人信服,就必須付出雙倍使別人信服的努力。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樣對你的事業非常有幫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