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鵬發表的管理文章__多用肥料、慎用農藥、適時修剪
多用肥料、慎用農藥、適時修剪
借用何飛鵬先生的文章,再加上個人的受訓心得與實務經驗所製成的圖表,如此較易於一目瞭然。
多用肥料,慎用農藥/何飛鵬http://ggyy.com/read.php?tid=6959&page=e
激勵工具要適時適用,不能常用,不能濫用。就像農藥是消極的,只能避免果樹不生病,卻不能使果實長得又大又甜;而肥料是積極的,真正可使水果長大、長多、長甜。主管應該多用肥料,才能使部屬績效良好,而農藥則應少用或只在必要時使用。肥料與農藥的適度使用、慎用,則是領導者必須學會的激勵課程。
當我是一個工作者時,我最關心兩件事:一是工作的內容,是不是我喜歡的事、是不是有利于發揮的舞台;二是工作的酬勞,也就是所得回報。因此當我成爲主管時,我也將心比心,仔細調整每一個部屬的工作,務期是他們喜歡且能發揮才能的工作,也盡可能給他們最好的回報,希望用較多的金錢獲得同事對公司較高的認同。
但在薪水的回報上,我永遠做不好,就算公司營運不錯,薪資也不能令人人滿意;而公司營運不佳時,連合理的薪資也說不上。就這樣,我長期處在困擾中,不但達不成公司的目標,還覺得愧對團隊與部屬。
直到有一天,聽了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王志剛先生的演講,我才終于豁然開朗,那就是"員工激勵的農藥與肥料理論"。王老師把激勵工具簡化爲兩種:農藥與肥料。好比種果樹,要讓果樹長得健康,農藥是必要的,可以防範病蟲害;要讓果實長得又甜又大,肥料也是必要的。農藥與肥料是農夫手上兩種重要的工具。
王志剛老師說:農藥是消極的,只能避免果樹不生病,卻不能使果實長得又大又甜;而肥料是積極的,真正可使水果長大、長多、長甜。主管應該多用肥料,才能使部屬績效良好,而農藥則應少用或只在必要時使用。
其中最令我震驚的是,過去我最重視的物質回報 薪資,竟然是農藥,而不是肥料,不但不能常用,而且用多了還有嚴重的副作用,傷害極大。
王老師舉例:薪水是工作者正常的回報,給少了,工作者會很生氣、會不平、會怠工,就好像果樹生病了一樣;如果給多了,麻煩更大,因爲當事人雖然一時滿意,會暫時提高工作績效,但時間一長,對高薪水也就習以爲常,不再有激勵效果。可是對其他工作者而言,某人的高薪,就是對其他人的不公平,別人反而會因不滿而"生病"、怠工,這對其他人的傷害極大。
根據這個理論,我得到啓發。什麽是農藥?只要是常態性、結構性、一體適用的工具,如薪資、加班費、福利 都是只能防止工作者不生病的農藥。而肥料則是非人人可得、非常態性、非結構性的工具,如功能性、偶發性的獎金,主管的認同、關心、肯定、賦予重任等,這些都是肥料,會産生明顯的激勵效果。
從此以後,我在管理工作上豁然開朗,給薪資、定福利, 我審慎以對,重的是公平,而不是絕對值的高低。絕對值的高低,反映的是公司整體營運的結果,全公司的人,從老板到基層員工,每一個人都應對營運結果負責,也要對整體的薪資水平負責,不全然是主管的責任。主管的責任是給每一個人公正、公平的評價,給每一個人相較他人而言相對合理的薪資。
另一個徹悟是,我真正了解了激勵的原理:任何的激勵,都是一時一地的,不可能持久,只能是暫時性的刺激,因此任何工具,只要變成永遠的、常態的,就不是激勵工具了,薪資與福利就是典型的代表。
何飛鵬
臺灣《商業週刊》創辦人,現任臺灣最大出版集團—城邦出版集團副董事長。他的新書《自慢3:頂天立地做主管》關注廣大職員階層的個人提升問題,已經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